基于“以人为本”理念解读高校的教育管理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19-02-16 10:08:24    文字:【】【】【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最终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因此,在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过程中深入学习和开展此理念,能够奠定和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应用,实现科学的以人为本的教学与教学管理机制的构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将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同时,这种理念的实施与普及在实现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同时,也为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以及在社会上立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宁夏热气球

  “以人为本”的理念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根本,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得到充分的尊重,学生的思想也逐步得到解放,学生能够自主的掌握理论知识、培养自我学习与发展的能力。从教育管理学的角度来看,通过学校的引导作用,学生能够通过更加自主的学习活动得到自身素质的综合发展和提高。更准确的说,学校要把组织管理的全部工作放在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上来,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激发授课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学生学习效益的最大化。

  高校教育的管理,首先要立足于对人的管理,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学生的本性特征得以展现,即学生能够对学习充满激情和动力,这样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学生与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结合起来,学生的潜能与授课教师的教课才能有机结合,达到学与教的有机结合。

  1 在高校教育管理中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性

  1.1 “以人为本”是加强人才培养战略的根本理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素质不断提高,社会对人提出的要求越来越严格,高素质的人才越来越受到亲睐。因此,高校作为培养国家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地,必须在展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同时,积极培养出适合社会各层次发展的人才。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逐步的传授“以人为本”教育管理理念的内涵,不仅使得学校的发展符合学生自身实际的发展情况和人生规划,也符合科学的教学模式。

  1.2 “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的来源

  社会的不断发展,一方面是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也体现在社会上人的不断发展。正是由于社会的发展激励着教育方面的完善,各种教学和学习思想观念的应运而生,这些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的思想观念也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方向。因此,我们应该考虑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最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实现高校教育管理的有效进行。

  2现阶段高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灌输性学习严重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在高校教育管理中,教学和学生的双向作用应该得到有效的重视,虽然有的学校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但没有确切理解其内涵,不仅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也没能按要求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还是延续的一种灌输性的教学。因此,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平等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且,关键在于,授课教师怎样将知识更好的传授给学生,怎样实现教与学的均衡发展。强调老师的重要性固然重要,但是千篇一律的话,学生的主体意识得不到激发,进而造成忽视学生和教师的互动交流,那么,学生就会逐渐丧失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2.2 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单一,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有效激发

  首先,传统单一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缺乏主观能?有裕?同时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得到有效的调动。学生被动的去学习,思维受到约束,造成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判断能力得不到有效发展。第二,课堂教学缺乏多样性,课外实践活动的单一性和缺乏科学性,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而高校的社会职能是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专业技能提升平台,从而缓解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因此,“以人为本”的高校教育管理形式不应该是单一的模式。

  2.3 学生缺乏学习信心,自我发展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

  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学校虽然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却没有有效的贯彻落实。而且学生心理情感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因此,要创造更多的自我成就感教学模式,也就是自信心的挖掘,从而使得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给予学生充足的思维发展空间,使学生自主的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学生才能更加自主的去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或者是通过积极探索和讨论,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才能实现学生的良性发展。

  3 “以人为本”的高校教育管理策略

  3.1 加强教育的引导作用,培植教职工爱岗敬业精神

  教育的引导作用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而加强教育引导作用的有效方法就是培植教职工的爱岗敬业精神。因为学生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对象,学生是学校成长的主体,学校教育管理的绩效更应该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为根本。实现学校教育管理上的“以人为本”,其主体就是全体教职工综合素质的提高。教职工在教学以及管理上的水平高低,将直接决定祖国未来一代又一代接班人的人格、素质,水平和技能。因此,高校领导要使广大教职工清醒的认识到自身的素养在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学校要经常组织教职工进行相关教育教学方面的培训,一方面不断提升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有效的对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和实施,另一方面能够更好的陶冶教职工情操,使教职工能够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3.2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丰富“以人为本”高校教育管理形式

  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重视,学生只有积极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才能充分的展现出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授课教师要创设更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景。授课教师自身自主教学意识的增强能够不断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与学生共同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

  对问题的探讨并不局限于唯一答案。因此,授课教师在课堂上多组织学生之间的辩论、演讲等,通过多方面激发学生的思维,才能使学生的思维自由发展。授课教师也可以结合实际教学的水平,逐渐添加学生“自编自导”的教学方案,因为这是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自主学习意识的展现,应该得到授课教师的支持。同时,这样也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对社会上的热点进行谈论,如“结婚的形式与开销”、“人生观价值观发展的方向”等等。

  3.3 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提高“以人为本”教育管理形式的科学性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就是“以人为本”,教育也应该是这样。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应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逐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不断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与思维空间,加强教育管理形式的科学性,使得学生的学习氛围是自主的和谐的。例如,理论课题与实践课题的有机结合。生活的大课堂往往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启发,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外实践活动中,完成对课题的深入理解,也为自身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实践条件。

  大学生刚刚在步入高校时,由于学生之间知识水平方面的差异,以及各自的性格特征也不尽相同,他们需要个性化的管理,学生之间的差异能够通过教学管理方面的创新得到平衡,学生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也能逐步对自身的不足进行完善,即提高学习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4 小结

  “以人为本”是教育不断发展的产物,时代发展的潮流也在强调人的主体性,高校教育管理更应该是这样的。“以人为本”教育管理形式是不断的遵循和实施我国人才战略的思想,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教学管理形式的创新。学校在全面了解“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的同时,更应该发展和创新更加自主的教育管理形式,逐渐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管理工作上的自主性,使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提高,进而推动社会经济质的飞跃。

新闻动态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9-2011 热气球运动俱乐部